西华大学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西华大学人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体源于成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在迄今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一直是这所学校的优势学科,曾涌现出一批在学界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郑家治,西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西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省作协会员。主要研究古代诗学及经学,近年发表论文30篇、文学作品约20万字,出版《古代诗歌史论》、《明清巴蜀诗学研究》等三部专著,曾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
序
自序
章 先秦两汉诗歌体式嬗变考论
节 中国诗歌起源阶段的体式
第二节 四言诗与《诗经》
第三节 六言诗歌与“楚辞
第四节 两汉五七言诗的发展
第五节 诗歌体式变化的内因探讨
第二章 《九歌》的体式与原始“倚声填词”臆测
节 比较《九歌》与《九章》的体式,看《九歌》倚曲
填词
第二节 对比“二湘”与“二司命”,以证明其同曲填词
第三节 辨析《九歌》合篇说,以证明《九歌》是倚曲填词
第四节 《九歌》与原始“倚声填词”说
第三章 北方少数民族边塞诗歌嬗变及其原因初探
节 南北朝以前北方民族无名氏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辽金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元清统一王朝的北方边塞诗
第四节 北方少数民族诗歌嬗变原因初探
第四章 词源于梁陈新曲论考
节 历代关于词源于乐府及梁陈新曲说简述
第二节 从词曲配合方式看梁陈新曲“倚声填词”
第三节 从所倚乐曲看梁陈新曲“倚声填词”
第四节 从格律角度看梁陈新曲“倚声填词”
余论
第五章 燕乐与词关系新论
节 燕乐与词的关系评述
第二节 从“倚声填词”到“倚谱填词
余论
第六章 词体盛衰原因新探
节 地域对词产生、发展、繁盛的影响
第二节 时代对词盛衰的影响
第三节 词曲对立统一规律对词盛衰的影响
第四节 创作演唱及接受主体对词体盛衰的影响
余论
第七章 宋初六十年“乐章顿衰”及其原因初探
节 宋初六十年“乐章顿衰”的状况评述
第二节 宋初六十年“乐章顿衰”原因初探
第三节 宋初六十年词的特色简论
结语
第八章 散曲与白话新诗关系初探
节 古代诗歌语言雅俗矛盾统一状况述评
第二节 散曲以俗为美,追求通俗化口语化简论
第三节 曲未能发展成现代白话新诗的原因初探
结语
第九章 元散曲兴衰原因初探
节 散曲与近体诗、词兴衰历史比较述评
第二节 散曲勃兴原因初探
第三节 散曲渐衰而不振原因简论
第十章 20世纪传统诗词论略
节 20世纪传统诗词的大致分期
第二节 20世纪传统诗词创作的主要群体
结语
第十一章 论20世纪传统诗词的入史问题
节 为现代文学史正名,证明诗词应当人史
第二节 纵横比较,看诗词是否应该人史
第三节 20世纪传统诗词精神内蕴的现代性
第四节 20世纪诗词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现代性
第五节 20世纪传统诗词文本的现代性
第十二章 司马相如的辞赋、诗学及其对巴蜀后世的影响
节 司马相如的生平与创作及影响
第二节 司马相如诗学的“作赋之迹”、“赋家之心”
第三节 司马相如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节 司马相如诗学的影响
第十三章 杜甫“诗史”对现代史诗的启示
节 古典史诗、现代史诗与杜甫“诗史”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对邓文有关杜甫“诗史”的批评的辨析
第三节 杜甫“诗史”对现代史诗创作的启示
结语
第十四章 《雅伦》:一部被埋没的诗学百科全书——兼析四库馆臣对《雅伦》的批评
节 《雅伦》成书的经过与宗旨
第二节 《雅伦》的编撰体例
第三节 四库馆臣对《雅伦》的评价之辨析
第四节 对《雅伦》的总体评价
第十五章 张问陶袁枚诗论异同简论
节 张问陶与袁枚诗论之同简论
第二节 张问陶与袁枚诗论之异简论
结语
第十六章 近体诗词曲的发展嬗变及其在外国的影响
节 齐梁以前的自然声律、对偶
第二节 齐梁声律论及齐梁体
第三节 唐代近体诗的产生发展及体制
第四节 宋词的产生发展及体制
第五节 元散曲的产生发展及体制说略
第六节 近体诗长盛的原因
第七节 中国古典诗歌在国外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