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是作者在小学德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一边反思、一边实践而积累的感悟。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界定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理论基础与实践进展、研究方法和路线、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实施自主教育的基本思路等。
孙杰,现任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负责本区域小学、幼儿园阶段教科研、教师培训等工作。曾主持参与***、省级课题10余项。在《基础教育论坛》《辽宁教育》《教育研究》《教研博览》等发表论文约20篇。著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等。
第一编 区域课改
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研究报告
一、问题界定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三、理论基础与实践进展
四、研究方法和路线
五、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实施自主教育提升学生素养——营口市西市区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一、实施自主教育的基本思路
二、实施自主教育的主要做法
追求高效课堂落实核心素养
一、学□□□素养,为优秀课堂定标准
二、优化教学结构,为优秀课堂建模型
三、融合信息技术,为优秀课堂找方法
区域推进作业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提高认识、科学部署、加强管理
二、夯实基础、特色引路、二次开发
三、“五育”家庭实践作业
四、各学校作业改革亮点
依托学科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性
二、区域德育工作的研究历程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研究
关于学科“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形式
四、研究过程
五、研究收获与反思
第二编 教育理念
《他乡的童年》:教育该有的样子
一、教育要注重细节
二、“一切(人、物、境)”皆教育
三、自信的孩子最快乐
四、“德”为教育之首
五、允许孩子犯错、失败
六、教育要守正与创新
“情怀、眼界、匠心”让教育充满力量——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一、教师要有情怀
二、教师要有眼界
三、教师要有匠心
“乐读、常思、擅写”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有感
一、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二、把反思当作一种教育习惯
三、把写作当作一种专业技能
改革教育评价落实立德树人
一、“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价值目标
二、“立德树人”是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
三、“立德树人”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育人目标
四、“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个体成长的发展目标
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
一、如何理解课程思政
二、如何落实课程思政
第三编 师资建设
重引领强素质打造一流研训队伍
一、政治引领,树立责任意识
二、文化引领,打造团队精神
三、专业引领,提升队伍素养
提升专业素养助力幼儿发展
做一位“大先生”
一、为什么要特别关注教师素养的提升
二、如何提升教师素养
以人为本,创新班主任队伍建设新途径
一、注重师德建设,塑造高尚人格
二、创新培训机制,搭建成长平台
关于提升小学教师素养的几点思考
一、学科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二、教师亟待提升的能力和素养
强化“三支队伍”建设打牢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精准施策,拓宽教研员专业成长路径
二、精良施策,促进干□□伍快速提升
三、精细施策,确保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第四编 课程改革
“三个抓住”,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
一、抓关键——争做有信仰、有情怀的教师
二、抓基础——构建有温度、有灵魂的课堂
三、抓保障——采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新型课堂的建构
一、向学生提供自主实践、交流的机会——□“封闭课堂”为“开放课堂”
二、实施“问题本位”教学——□“静态呈现”为“动态生成”
三、创设数学实践活动——□“远离现实”为“走进生活”
夯实素养导向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知识”到“素养”的跨越,以语文新型课堂的建构为例
一、教师要“改□”——让教师的“□”引领学生的“□”
二、课程要“改□”——聚焦核心素养,引领深度学习
三、学生要“改□”——转□学习方式,让学习真正发生
小学数学学科本位下的德育渗透
一、精心把握,让显性德育渗透点□□化
二、细心挖掘,让隐性德育渗透点突显化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思政”
一、语言的构建和运用
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四、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双减”背景下作业的使命
一、作业的第一个定位就是融通性
二、作业的第二个定位就是思维性
三、作业的第三个定位就是评价性
四、作业的第四个定位就是整体性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作业设计
一、我们要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二、课中作业和训练应是高效的
三、我们要设计实效的课后作业
第五编 因材施教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观察能力是创新能力的起点
三、质疑、善思,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头
四、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翅膀
五、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为“特殊学生”撑起一片七彩的天空
一、让每一位教师的心理都充满阳光
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