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物质财富高速积累,同时资源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不断加大。认识到这种变化与影响的充分严重性,国际社会开始探寻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粵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也是一个内部差异较大,各个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区域。本报告对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推动粵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全面升粵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张 光 南 教授、博导、副主任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美国·东部经济学会EEA成员(201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2-2013) 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研究员(2007-2008)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顾问(2011-) ·政治大学合作研究(2010) 香港·岭南大学访问研究(2011)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专家委员 中央电视台 、新华社、《南方日报》、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特约评论专家 主持科研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决策咨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决策咨询等。 承担干部培训: 为广东省政府、港澳机构、中联办、共青团、广东省海事局、广州市政府、珠海市政府、东莞市政府等承担干部培训和讲座任务。 荣获表彰奖项: 荣获 、广东省政府、港澳机构、中联办、共青团、广州市、珠海市、东莞市、梅州市等政府书面表彰。荣获 自然科学基金结题绩效评估 、 宣传部“讲好中国故事”特约专家、广东省 “青年文化英才”计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成果奖、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中山大学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授课大赛决赛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笹川良一 青年教育基金 论文一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SSCI)、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SSCI)、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SSCI)、Ea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统计研究》、《世界经济》、《新华文摘》摘编、《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澳门理工学报》、《文汇报》、《南方日报》等。
第一部分 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目标与研究议题
第一章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发展进程、任务目标与挑战
一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中国实践
三 可持续发展挑战
四 小结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从地区层面到城市层面
一 可持续区域和可持续城市:定义与评估方法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议题及其进展
三 小结
第二部分 可持续发展: 湾区案例
第三章 纽约湾区可持续发展:创新经验与问题解决
一 创新经验:基础设施、土地使用、经济发展
二 问题解决:能源管理、环境保护与材料管理、气候变化
三 小结
第四章 旧金山湾区可持续发展:创新经验与问题解决
一 创新经验: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
二 问题解决:环境保护与土地使用
三 小结
第五章 东京湾区可持续发展:创新经验与问题解决
一 创新经验:社会保障支持、开放合作、交通基建与政府改革、创新与创业发展
二 问题解决:应急管理与绿色发展
三 小结
第三部分 可持续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排名与发展趋势
第六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排名分析
一 经济类指标: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基础设施
二 社会类指标:人口发展、卫生服务、教育水平、社会安全与保障、创新能力
三 资源环境类指标:自然资源、能源利用、空气污染、环保支出
四 小结
第七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趋势
一 香港可持续力发展趋势:经济实力、社会发展、资源利用
二 澳门可持续力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社会优势、环境改善
三 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力发展趋势:城市吸引力、医疗教育、生态建设
四 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趋势:城市对比
五 小结
第八章 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一 香港可持续发展目标及绿色科技创新路径建议
二 澳门可持续发展目标及经济多元发展路径建议
三 珠三角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差异化目标及路径建议
四 小结
附录
附录一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附录二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可持续力量化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