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黄宗智在每年下半年开设面向全国高校相关学科在读生招生的“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研修班的理念与课程内容为基础,是一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社会科学研究指南书,旨在为青年学生和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一种研究进路上的借鉴,即黄宗智倡导的扎根于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含19篇学员感悟,横跨8个专业;9名学者的研究经验总
这本书谈的是方法问题,适用于社会学以及类似的其他社会科学。与其他方法著作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本书强调的明确“主线”是在各种研究情境中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为的是保证研究的严谨;第二,本书涉及很多不同的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民族志、访谈、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实验方法等,以及研究工作中的多个步骤。全书通用性强、适用面广,对于社
该书系统讲述了质性研究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观点鲜明地倡导质性研究设计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分章阐释了研究设计各个环节中,如何操作这种互动性。在书的最后一部分,提供了三份来自哈佛大学不同学科的研究设计的样例,从而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标准的参照规范。
本书主要研究合作与集体行动方面的理论观点。作者布赖恩·斯科姆斯讨论的出发点为法国思想家卢梭《论不平等》中的故事原型。
本书作者通过一步步地开启观察社会生活实践的视角,以论证的方式重构了批判社会理论从以霍克海默最初的方法为起点,历经阿多诺的历史哲学和福柯的权力分析直至哈贝马斯的构想所经历的理论发展,他认为,对社会统治的批判现在能够再一次借助反思在生活实践中确立其尺度。
过程追踪方法是在单一个案研究设计中考察因果机制的工具,对于研究中的个案内推断颇有助益。本书详细探讨了过程追踪区别于其他个案研究方法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充分阐述了该方法的逻辑基础和特点。作者指出,过程追踪方法有三种变体——理论检验型过程追踪、理论建构型过程追踪和解释结果型过程追踪,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共同点和关键区别。在
在我国工商管理研究领域,新实证主义的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研究几乎成了质性研究的代名词。同时,我国企业和消费者的经历又充满了尚未被理论化的特征和动态。在对这些“中国现象”形成洞见方面,与新实证主义流派处于平行地位的阐释主义质性研究有着前者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价值。作者结合自身的研究和教学经验,把概念解析、技巧描述、经典解读相结
人文社科。本书以系列田野调查为基础,大致从空间、手艺、仪式等三个方面,整理了近十年的研究所得,采用文字和图像相结合的方式,讨论了传统农耕社会的文化记忆形式,籍此揭示乡村社会村落文化空间、手工艺、农民画、民俗仪式等记忆形式的文化整合特性。此研究是作者2016年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17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
NVivo是支持质性研究和混合方式研究的工具软件,是为帮助用户整理、分析和提炼对非结构化或质性数据(如采访、开放式调查回答、文章、社交媒体和网页内容)的观点而设计的。本书集软件功能讲解、实例操作、习题训练于一体。通过功能讲解,介绍软件的基本功能;通过实例操作,详细讲解软件各种功能的使用方法;通过习题训练,使读者巩固所学
本辑刊由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本期辑刊围绕数字人文研究的内涵、范式、方法、应用、反思等主题,旨在探索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中国的数字人文研究。本期辑刊收录21篇文章,是数字人文领域研究中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论文。本辑刊坚持学术导向,研究论文问题意识明确、理论论证严谨、经验材料丰富、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