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早期社会性发展为后续的毕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其重要性被众多心理学实证研究证实。近年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倡导和推动儿童的早期社会性发展。什么是儿童的早期社会性发展?家庭的成长环境在推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儿童总是被动地接受来自家庭的影响吗?本书从交互发展理论的视角入手,以发展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依托,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解读。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将重点关注家庭这一成长环境对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即家庭如何影响儿童的早期社会发展。第二部分将重点关注儿童对其成长环境的主动选择和适应,即儿童是如何对家庭产生反作用并进一步影响其社会发展。第三部分立足于实践,旨在为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基于发展心理学实证研究、契合儿童发展规律、促进儿童早期社会发展的实践指南。本书内容翔实、语言生动,既可以作为学术读物,也可以成为指导家长及教师的科普图书。
什么是儿童的早期社会性发展?
家庭的成长环境在推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儿童总是被动地接受来自家庭的影响吗?
本书从交互发展理论的视角入手,以发展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依托,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解读。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本书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为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解读儿童早期行为、促进儿童情绪发展的实践指南。
王一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晨晖学者,上海市“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学基地研究员。专业方向为发展心理学。获清华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赴美攻读心理学,先后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学位。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研究课题若干项,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早期成长环境的重要性
一、生态系统观与儿童成长环境
二、家庭成长环境
三、早期成长经历对儿童毕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儿童对成长环境的主动选择和适应
一、儿童被动论的局限性
二、儿童主动论及其实证研究
第三节 全书概览
第二章 家庭与婴儿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 婴儿情绪发展理论概述
一、情绪是什么
二、情绪与认知的密切关系
三、婴儿情绪发展的理论解释
第二节 婴儿期情绪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及重要方面
一、婴儿期情绪表达的里程碑事件
二、婴儿期情绪认知的萌芽
三、婴儿期情绪发展的其他重要方面
第三节 家庭对婴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婴儿的情绪表达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婴儿的情绪调节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依恋关系
第四节 实践环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家庭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 幼儿期情绪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一、复杂情绪的萌芽
二、情绪调节的进一步发展:语言的作用
三、自我概念的发展
四、自主意识的萌芽
五、共情的萌芽
第二节 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幼儿复杂情绪的发展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调节的发展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
四、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幼儿共情的发展
第三节 实践环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与学龄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 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一、自我调节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自我同一性的萌芽
三、利用积极情绪促进教学
四、社会认知的发展
五、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二节 家庭对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一、家庭与儿童的自我调节
二、家庭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三、母亲抑郁: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 实践环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互发展理论及其应用
第一节 理论解析
一、交互发展理论的历史沿革
二、交互发展理论的核心理念
第二节 交互发展理论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案例剖析
一、研究案例1:儿童自我调节和亲子关系的交互作用对儿童早期行为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案例2:儿童的社会信息处理和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儿童对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理论框架介绍
一、相互反应倾向理论
二、差异感受性理论
第二节 作用机制分析
一、澄清迷思
二、儿童的气质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实践环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母亲抑郁与儿童发展的交互作用
第一节 母亲的抑郁情绪及研究工具
第二节 母亲抑郁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母亲抑郁与婴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母亲抑郁与幼儿、学龄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三、母亲抑郁与学龄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第三节 母亲抑郁影响儿童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抑郁情绪的遗传性
二、内在的神经调节机制紊乱
三、母亲的不良教养方式
四、压力性环境因素
第四节 儿童对母亲抑郁的反作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正面管教
第一节 正面管教的内涵
第二节 正面管教的策略
一、忽视无伤大雅的轻微问题行为
二、及时制止对他人造成伤害或有损公平的问题行为
三、强化积极行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儿童早期行为发展解读
第一节 儿童早期社会行为解读
一、婴儿期
二、幼儿期
三、学龄前期
第二节 儿童早期问题行为成因解析
一、问题行为的界定
二、问题行为的成因解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儿童情绪发展课程设计
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要素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教学方法
第二节 课程概述
一、情绪发展课程的核心要素
二、情绪发展课程的目标
第三节 课程大纲
一、营造良好、融洽的课堂氛围
二、帮助儿童理解情绪
三、促进幼儿的情绪调节
四、利用积极情绪促进教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