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是德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小说家、畅销书作家伯恩哈德·施林克的长篇小说作品。
经历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后,约尔克被总统赦免释放。为庆祝他重获自由,姐姐克里斯蒂安娜在柏林郊区的房子组织了一个周末聚会,邀请约尔克的朋友参加。克里斯蒂安娜希望这是帮弟弟开始新生活的好机会,不过,对于参加聚会的人来说,心情复杂,往昔不堪回首。约尔克曾经是德国红军派成员,这个深受极左思潮影响、发端于西德六八年学潮的团体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成暴力恐怖组织,在七八十年代制造了多起震惊世界的绑架、谋杀事件,约尔克正是这些恐怖事件的参与者。与约尔克的相聚,把似乎已远去的种种选择、评判又摆在了大家面前。
约尔克该怎样面对周围的人,怎样认识今天的世界?三天两夜的聚会,约尔克,他的律师,他的革命同志,以前的情人,多年来失去联系的儿子聚到了一起……事过境迁,不仅是约尔克,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再一次面对梦想、责任、罪恶、宽恕、情谊、道德审判的困惑,而面临新的恐怖主义威胁的今日世界让这些不仅仅只是回顾。
1、 国际知名的作家
施林克是当代德国屈指可数的享有国际声誉、拥有现象级畅销书的小说家,曾获德国格劳泽推理小说大奖,每部作品都有多种语言版本,代表作《朗读者》有超过三十种语言的版本,是本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的德语小说,曾获德国汉斯·法拉达文学奖、法国洛尔·巴塔永翻译文学奖和德国《世界报》文学奖,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2009年电影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施林克也是德国深具国民度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出版都会登上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引发热议。《朗读者》及改编电影的影响力为施林克在中国累积了广泛的知名度。
2、结构精巧、凝练好读的长篇小说。
《周末》是小时空小场景虚构写作的典范:乡村老宅,三天两夜的周末聚会,诸多人物轮番登场,有回望历史的中心事件,也有各组人物单独的故事线并行、交错,正在发生的戏剧性时刻让人们聚焦当下。
3、争议事件的中心故事,恐怖主义、暴力和行动根源的主题。
《周末》以德国当代历史上争议性的红军派运动为题材,结合新世纪以来多起恐怖事件,试图探讨恐怖主义、暴力行动的根源,讲述它们带来的后果,并延伸分析以爱之名、以正义之名、以理想之名的种种行为,关键词落在理想、使命、责任、暴力、和解等等上,立意在行动的方式和意义,在罪与罚,在人的复杂性,带来可多元讨论的空间。
伯恩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 1944 )
德国小说家、法学家,曾任波恩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洪堡大学法学教授,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宪法法院法官。以推理小说开始写作生涯,曾获德国格劳泽推理小说大奖。著有十多部小说作品,1995年出版的《朗读者》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为其赢得世界声誉。
施林克身兼法学家与小说家的双重身份,以法理思维、思辩贯通文学书写,他的小说以呈现人的复杂性,探讨人性与秩序的边界著称,有着简洁利落的语言风格、戏剧反转的故事情节、细微的多层面情感表达相结合的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