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利用外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以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亟需我们转变农业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农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率。《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研究》以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为背景,以农业利用外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全面概述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态势、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系统阐述了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以及农业利用外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深入剖析了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带来的风险;通过总结国内外农业利用外资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研究》可供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本书以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为背景,以农业利用外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全面概述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态势、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系统阐述了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以及农业利用外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深入剖析了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带来的风险;通过总结国内外农业利用外资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赵慧娥
1968年3月生,辽宁凌海人,管理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育部公派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
近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投资、农林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15门课程,在农业利用外资的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主持国家、省、市等各级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5部;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等各级奖励21项。
王志丹
1980年10月生,管理学硕士,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贸易,农村区域发展战略、农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研究。
自2006年以来,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项目20余项;在《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参编著作、教材4部;先后获得省、市各级奖励8项。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农业利用外资的相关概念和界定 1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内涵 1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涵义、特性和方式 6
第三节 农业利用外资的概念、方式和渠道 12
第二章 农业利用外资的理论基础 21
第一节 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和有关理论 21
第二节 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实质分析 25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理论 26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动因和实质的综合分析 29
第三章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状况 32
第一节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 32
第二节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状况和新特点 39
第三节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应分析 45
第四节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结构分析 52
第五节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62
第六节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发展趋势 69
第四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与风险 72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 72
第二节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风险分析 79
第五章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96
第一节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96
第二节 外资流入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阶段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103
第三节 农业利用外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107
第四节 外商投资在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 113
第五节 外商投资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力 114
第六章 WTO与中国农业利用外资政策 119
第一节 加入WTO对中国外资政策的影响 119
第二节 优惠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121
第三节 加入WTO前中国利用外资的国民待遇的实施情况 123
第四节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利用外资政策调整 130
第七章 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利用外资政策的比较和启示 134
第一节 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农业利用外资情况 134
第二节 国外农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135
第三节 国外农业利用外资政策的措施、效果、经验和教训 138
第八章 国内农业利用外资的典型案例 146
第一节 福建省农业利用外资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 146
第二节 泰州市农业利用外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52
第九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战略思考 159
第一节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159
第二节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战略选择 161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地区战略 164
第四节 后危机时代积极实施“走出去” 战略 165
第十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167
第一节 在WTO框架下, 转变农业利用外资方式 167
第二节 加强农业利用外资的环境建设 170
第三节 农业利用外资由注重吸引资金转变为注重引进技术 171
第四节 不断优化农业利用外资的投向和区域布局 172
第五节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培植嫁接外资的有效载体 173
第六节 注重外资引进质量, 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效率 176
第七节 充分利用WTO政策, 加强农业保护 177
第八节 拓宽农业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 178
第九节 建立完善外资引进安全预警机制 178
第十节 落实农业利用外资中的配套资金 179
参考文献 180
第一章
农业利用外资的相关概念和界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在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农业利用外资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
济发展、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带动技术进步、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
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状况, 客观
地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确定与农业利用外资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本章
主要界定国际资本流动、利用外资, 以及农业利用外资的涵义、特点、方式等几
个方面。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内涵
一、资本流动的涵义
资本(capital) 这个词最初是指游牧部落的主要财富(牲口的头数), 后来
是指在耕种土地或制造(manufacture) 方面所使用的奴隶人数(马歇尔, 1986);
古典经济学认为, 资本就是积累劳动, 资金就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积
累。把资财当做一部分资本而投入的人, 莫不希望收回资本并赚取利润, 资本也
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斯密, 2010)。其实, 资本不是物的自身, 而是剥
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 2009), 这
就是资本的本质。资本的存在既表现为货币形态, 也可表现为实物形态(如生产
设备、技术、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因此, 所谓资本流动是指货币资本
的使用权在国际间的有偿让渡和转移, 这种转让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属于狭义的
资本流动。广义的资本流动, 还包括资本的国际间无偿转移, 如政府之间的赠
款等。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涵义和分类
(一) 国际资本流动的涵义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另一个地区之间, 以
及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资本转移、输出与输入。这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一种类
型。这种经济交往与国际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有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 商品交换
实现了货币所有权的转移, 而国际资本通过货币资本的国际转移, 仅仅实现了货
币使用权、支配权的让渡, 而并未发生货币所有权的转移。资本输出国让渡资本
使用权, 但仍拥有资本的所有权, 因而形成对外的债权, 并从中获得利息、股息
或利润收益。资本输入国获得资本使用权, 但并未获得资本的所有权, 因而形成
对外债务, 并由此对外支付利息、股息或利润。
(二) 国际资本的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 国际资本可有不同的分类。以表现形式可分为商业资本、产
业资本和银行金融资本。相应地, 国际资本流动就表现为商品输出(入), 技术
转让(引进), 以及银行资本输出(入)。以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长期
资本和短期资本。长期资本是指周转时间超过一年的资本, 有中长期国际贷款和
有价证券。短期资本是指流动时间为一年和一年以下的资本。
(三)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特点
1.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由此产生的等量资本
获得不等量利润。资本的增值本性驱使它从一国向另一国流动; 与此同时, 有些
资本流动是为了避免或减少风险。具体有以下3 种。
(1) 国际资本的供给与需要同时增长
就供给来讲, 一方面发达国家经过经济增长后, 发展明显减慢, 急需将过剩
资本转移到资本短缺的国家或地区, 从中取得高额利润。同时, 发达国家的货币
量增长过快, 造成资本急剧膨胀, 也需要寻找出路。另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有了
和平环境, 急需要发展, 但短缺资金。
(2) 资本风险
国际资本流动, 有时并不一定为了追求利润, 逃避风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 资本的流动, 往往出于安全的需要, 需要将资本转移到政治局势稳定、税
率适中、经济风险较小的国家或地区。
(3) 利率、汇率的影响
这是影响资本流动的两大重要经济因素。当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一些国
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提高利率与汇率, 以吸引外商投资。例如, 中国对外商投
资企业与外国企业的所得税率只有33%, 比外国所得税率低, 比中国国内企业
的所得税率也低。
2.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 国际资本投资主体多样化
国际资本投资主体的多样化, 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变得非常明显, 资本
输出已不是个别国家垄断资本的输出, 而是众多国家多方位资本的输出。其表现
是: ①西方工业国都是投资主体, 并且构成投资主体的第一层次, 是投资的主
力, 其特点是资本雄厚, 投资面广; ②石油输出国成员国, 特别是中东产油国
家, 也跻身于投资国家的行列, 其特点是潜力大、开拓性强; ③其他发展中国
家, 可列为投资力量的第三层次, 属于补充性的投资, 其特点是资本较少, 实力
较弱, 只能小规模地有条件地向外进行资本渗透。
(2) 国际资本流动将日益趋向发达国家之间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是国际资本在发达国家之间
对流、相互渗透, 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仍感匮乏。发达国家之间渗透与日俱增,
新技术的兴起, 知识与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 都远远走在发
展中国家的前列。美国与日本对外投资的70%, 英国与德国对外投资的80%,
都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优势已不是那么突出, 资金困难的矛
盾很尖锐, 二者的相对差距还有拉大之势。
(3) 在国际资本流动中, 直接投资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国际直接投资在过去30 多年来一直持续大幅增长, 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始终
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最近5 年的变化很大。目前, 国际直接投资的流
动依然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为主。联合国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1①
公布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动和变化情况, 如图1-1 所示。
(4) 企业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近年来,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跨国公司为了扩大市
场、优化资源配置而进行的跨国并购异常活跃, 已成为全球直接投资的主要
形式。
跨国并购是在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进行的, 同时也对全球经济产生
着巨大的影响。并购对全球企业生产经营要素(包括资金、技术、设备、劳动力
等) 不断进行合理的大调配, 从而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目前跨国公司拥有较强
竞争优势的产业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金融、保险、零售、电信等领域,
服务业占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巨额并购将会深刻地改变全球经济、政
治、军事等格局, 值得关注。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进一步开放市场和企业接受投资者的并购是其目前吸引
外资的重要政策手段, 但受墨西哥、东南亚等几次金融危机的震荡, 目前许多发
展中国家在开放市场方面, 尤其是在涉及银行体系和汇率制度的金融改革方面,
态度极为审慎。
(5) 国际股权证券投资
国际股权证券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别在于前者仅仅提供金融资本, 而不
参与公司的管理。国际股权证券投资者的主要动机是通过证券市场价格波动获取
利润, 这就决定了国际股权证券投资的短期性和波动性特征。事实上, 与从事直
接投资的跨国公司出售外国子公司的资产相比, 特别是与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新
企业这种“沉没成本” 较高的进入方式相比, 国际证券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出
售外国证券要容易得多, 从而使其与外商直接投资相比更具波动性。发达国家相
互之间大量增加的企业并购投资多数是以股权交易和资产重组形式实现的, 资本
市场成为主要的引资渠道。
(6) 短期资本影响
国际资本市场受短期资本的影响越来越大, 特别是大量国际游资通过股市对
全球资本的流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全球资本市场的短期资本至少有7 万
亿美元, 其中一半以上为流动性极强的投机性游资。由于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监测
预警系统尚未建立, 国际组织对金融危机的防范和化解能力还极为有限, 而一些
国家金融管理中存在的某些漏洞往往会给投机商可乘之机。冲击力巨大的国际游
资对各国金融体制构成潜在威胁。
总的来说, 国际资本市场呈现供求两旺的局面, 但和10 年前相比, 资本供
应明显趋紧, 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各主要资本输出国的国内资金
需求上升, 资本输出能力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涵义、特性和方式
一、利用外资的涵义
利用外资属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范畴, 它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国
际上或其他国家引入资本, 即国际资本输入到某一国家或地区。外资是相对于内
资来说的, 是指来自境外的资本。本书提到的外资是指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所有
资本, 包括来自港澳台地区的资本。港澳台地区流入中国内地的资本, 从本质上
说, 应该是同一国家内的资本流动, 但是, 由于它们同中国内地属于不同的关税
区, 而且为了鼓励港澳台地区的资本流入中国内地, 国家对港澳台地区资本采取
了视同外资的政策, 港澳台地区资本可以享受外资的有关优惠政策。笔者将来自
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也视同外资。